2014年9月3日 星期三

祈禱三要素:情緒、思想、感情

祈禱三個不可或缺的要素:情緒、思想、感情的定義

情緒

情緒可以被視為力量的泉源,它能驅策我們邁向人生的目標。我們透過情緒能量的推動,把思想化為行動。但情緒力量本身卻可能散漫毫無目標。因此,思想使得情緒找到方向,讓生命在思想的指引中形塑出自己的樣貌。

古老傳統認為,人類擁有兩種主要的情緒。或許更精確的說法是,我們藉著體驗生命中的各種情況,最後變成一種情緒。愛就是這種狀況的一個極端。而與愛相反的是第二個極端,通常稱之為恐懼。我們情緒的特質決定其表達方式。它們有時在體內遊走,有時寄居於身體的組織內,情緒跟慾望(desire)是親密盟友,而慾望是讓我們的想像力轉為決心的動力。

思想

思想可視為導引情緒的導航系統(guidance system)。人類思想所創造的形象或觀念決定我們情緒和注意力的方向。思想與想像力密切關連。令人感到驚訝的是,思想本身沒有什麼能量;它僅僅是不具備生命能量的可能性。這正是純粹思想之美。若缺乏情緒力量的驅動,我們就無法讓思想化為現實。思想可以在缺少情緒動力時,以不造成傷害的方式,模擬生命中各種可能性,卻不會在生活裡引起恐懼或混亂。我們唯有在對某些事物產生愛或恐懼的情況下,才能將生命賦予自己想像的創造物。

感情

感情只存在於思想和情緒出現時,因為它是這兩者的綜合體。當感情湧現時,所體驗到的是情緒與想像力的融合。感情是祈禱的關鍵。創造所回應的正是感情的世界。當我們對某些人、環境和情況產生興趣或厭惡感時,可以省視自己內在的感情並找出其中原因。

從定義而言,若要產生感情,我們必須先有思想和情緒。而要達到自我掌控的最高境界,我們要了解自己感情背後的思想和情緒是什麼。

由以上這三個簡短而且可能過於簡化的定義中,我們可以清楚看出,為什麼無法「以思想驅散」腦海中恐怖和痛苦的經驗。思想只是我們經驗的元素之一,是我們心中種種可能結果的「觀察站」。但痛苦就是一種感覺,它是思想的產物,以我們的心所相信發生的事物而產生的愛或恐懼為動力。

在了解這些原則後,艾賽尼的智者告訴我們藉著改變經驗的情緒本身來療癒最痛苦的記憶。與其把注意力放在所不希望的事情上,不如採取更寬闊的視野來理解我們為生命所做的選擇,並站在那個角度來看待人生。

我們生活中各種事件發展的方式,純粹只是觀點的問題。不論我們所考量的是宏觀的全球歷史或個人事件,其實所有的可能性都已經創造出來,而且都已經出現了。我們與其強求生命中各種事件的解答,不如去選擇自己所能認同的可能性,然後帶著彷彿事情已發生的態度而生活。抱持「願意」(willingness)的心態,不帶任何批判地接受所有可能性,而且明白藉著自己的選擇,我們可能會吸引或拒退某些可能性,最後導致差距細微的結果。藉由禱告來選擇某種結果並不保證這結果必然發生,我們的禱告只是為那個結果實現的可能開啟一扇門。

古艾賽尼人相信人類可以藉由理解與感官來跟世界溝通。我們的每個心思意念、呼吸、感情、情緒、動作,或其中任何的組合,都被視為祈禱的表現。在艾賽尼人看來,我們整天都在運用感官知覺和表達自我,實際上是處於不斷禱告的狀態。他們的經文以如詩般的優美和充滿譬喻性的文字提醒世人,我們的身體、心靈(情感)和心智和諧運作的方式,猶如一輛馬車,馬匹和車夫是共同體,它們雖然被視為是獨立運作,但必須這三者的密切合作才能提供我們生命的經驗。

在此譬喻中,馬車猶如我們的身體,車夫的作用就像是我們的心智。而馬則代表情感的作用,它是支持馬匹和車夫行進於人生道路的動力。於是我們藉助身體的力量、心靈經驗的智慧,以及意念的純淨而決定自己生命的品質。 思想、情感和情緒都是振動波,能夠在其投射的「東西」身上,引發某種干擾,在精細的意識層裡面。每種投射都有其影響力。從眾多可能的結果中做選擇的關鍵在於,我們是否有能力以一種彷彿自己的選擇已經實現的態度去感受。思想、情感與情緒這些禱告的各項元素彼此協調一致時,禱告能帶來非常鉅大的改變。 

先知紀伯倫說:我們在生命中所做的事都是在讓我們的愛彰顯。

我換個角度想,若不是在彰顯愛,不就是在彰顯恐懼囉? 

思想家奈威里說:你必須先在心理上揚棄自我,相信你的願望已實現,並欣悅接納那個狀態,如此,你便活在新的狀態中,不再沉溺於舊模式中。

艾賽尼人主張必須是潛在思想的改變,才能創造真正永久的和平。

必須先與自己的「身體」和平共存,然後尋求「思想」的和平,再尋求「情感」的和平。三者合一,猶如三位一體,「我」,就能處於和諧中。

出處:《解讀末世預言》之「神的語言」、「人的科學」章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