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喜歡被責備,被怒罵,卻常常在生活環境、公開場合看到聽到這種狀態,明明出於愛,卻表現出不愛,也許因為多屬於條件式的愛吧,例如你若沒有做到什麼,就不可能得到我的愛,或你若沒有照我說的做,你就不是好孩子,或你真的很差,但還好有我在照顧你,所以你要感謝我,要聽我話,不然還有誰會要你呢?你這個差勁的傢伙....諸如此類交換式的、破壞性的,不願意善待自己善待他人的不利己利人之表達方式。
口語(還有文字)表達是最簡單直接的人際溝通方式,不用靠近別人就可以達到許多目的,所以為什麼要如此說這句話、那句話,為什麼會這樣說話、那樣說話,觀察自己、他人為什麼而說,比說了什麼還重要,背後的動機才是重點,但我想即使是所謂的大人也未必清楚理解明白自己或他人話語背後的動機,更何況心智仍在發展中的孩童!「打是情、罵是愛」不適用於所有人,也不是一種聰明的溝通表達方式。
總之,環抱正念,善意表達,發自真誠,對己負責,若你自己對自己說出口的話感覺舒服,他人也會感覺舒服。溝通是門藝術,永遠有進步成長改善學習的空間,除非自己不想改變。自覺是關鍵所在。
出處:https://goo.gl/eFrKVO
原文:
中國時報【胡清暉╱台北報導】
人本教育基金會昨天公布最阻礙「愛的傳達」、「學習思考」的十大破壞性語言,最傷人的第一名分別是「我怎麼會生出你這種小孩?」及「你怎麼這麼笨!」呼籲家長重視語言暴力的嚴重性,一句無心的話可能會造成孩子的心靈創傷。
人本教育基金會進行網路調查,共收到2436筆投票,透過這項問卷,希望協助爸媽們反思對孩子的話該怎麼說?不該怎麼說?調查指出,最阻礙「愛的傳達」的十大破壞性語言,第1至10名依序是「我怎麼會生出你這種小孩?」「你讓我很失望!」「你給我閉嘴!」「你就自己一個人留在這裡吧!」「聽話,爸爸媽媽才會喜歡你!」「你別想我會幫你!」「哭什麼哭!」「你為什麼就是要跟別人不一樣?」「你就不能小心一點嗎?」「快一點!我數到三!」
至於最阻礙「學習思考」的10大破壞性語言,依序是「你怎麼這麼笨?」「你很沒用耶!」「這種成績,你沒救了啦!」「這很簡單啊!為什麼你不會?」「你可以跟你弟(任何兄弟姐妹或同學)多學學嗎?」「你沒那個天分啦!」「我不是教過你了嗎?」「考這種分數,給你上那麼多課都白上了!」「被老師罰活該,誰叫你寫作業都不認真」「字寫得醜,人就長得醜喔!」
人本基金會數學想想國總監吳麗芬說,許多父母在受訪時坦承,有些破壞性語言經常一不小心就會對孩子脫口而出,很可能造成孩子的心靈創傷、親子間的疏離。
吳麗芬提到,不少家長曾對小孩子說「你沒天分啦!」或是「你怎麼這麼笨!」但天分往往是遺傳的,大人這樣的指責其實是「七傷拳」,傷了孩子,也批評了自己。
周媽媽說,孩子動作慢,她經常催促孩子「快一點!我數到三!」沒想到可能因此阻礙親子間「愛的傳達」。
人本基金會教育中心主任陳生慶建議,想要打造愛與思考的家庭生活,必須從戒除破壞性的語言開始,每一句傷人的話都可以替換成「親愛的,需要幫忙嗎?」如此一來,看待孩子的角度就會轉變成「他只是需要被幫忙」,會讓彼此都有更多相互理解、對話的機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