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日 星期一

「修行」就是修正自己身體、語言、意識的行為

性靈課程是修行?

 ADMIN 性靈報報
一提到修行,很多人的腦中會浮現:吃齋、念佛、參與宗教或慈善團體做志工,甚至會有一些神通的能力,能幫人收驚、打通氣脈等等的奇人異事!
簡單來說,「修行」就是修正自己身體、語言、意識的行為,通過任何方法而達成這個目的,就是修行。
一般所想的誦經拜懺、吃素禮佛、參加志工活動的作法,的確可以讓我們得到身心的平靜安定,因此,它也是修行的方法之一,但不是修行的目的。
即使知道不可以闖紅燈,但是在無人或時間緊迫的情況下,我們還是不禁會想要偷跑,卻大聲斥責電視上也因闖紅燈發生意外的肇事者;或在日常生活、與人相處、工作做事之間,還是動不動就怨天尤人;當心情不好時,先把自己的情緒丟到他人的身上。
當「修行」的概念變成每天例行公事,都也只是表面工夫,對於修正自己的習慣、行為和觀念,卻沒有實際的益處。
如果今天突然宣布把紅綠燈的指令交換,那麼交通一定會大亂,因為我們習慣了。
明知道喝冰水對身體不好,但天熱還是會無冰不歡,如果公司的飲水機只提供溫水,不知不覺我們也會習慣喝溫水了。
要改變一個習慣的行為,需要至少21天的時間
在修正行為的過程中,當自己還作不了主,才需要依賴這些「讓自己靜下來的行為」,使自己不會胡思亂想,產生妄想雜念;
透過不斷的練習,從「行為」修正「腦的概念」,漸漸的就會調整了行為。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的身心靈課程訓練,都會讓大家直接去街上吶喊、定下計畫一定要去執行。
但如果沒有理解為什麼潛意識會這樣想,光做表面的動作,效果事倍功半喔!
ice-mountain-
佛洛依德把心靈比喻為一座冰山,浮出水面的是少部分,代表意識,而埋藏在水面之下的大部份,則是潛意識。他認為人的言行舉止,只有少部分是意識在控制的,其他大部分都是由潛意識所主宰,而且是主動地運作,人卻沒有覺察到。
為何心想事不成
因此要轉變行為和觀念,得從潛意識下手!
先看見為什麼我們會有平常的各種行為,再看見大腦到底為什麼會下這樣的指令。
透過書本只能意會的講解,並無法透過行為改變大腦的意識。
因此聖達瑪的課程中,有許多豐富、有趣的練習,讓學員從遊戲中自己發現了自己的習性:
有一個媽媽,在課程的練習中發現自己總是怨天尤人,當孩子跟他分享每天在學校發生的事情時,媽媽總是潑孩子的冷水,或是以斥責的語氣叫孩子走開啦!當先生辛苦工作下班回家時,太太總用斥責的語氣,責問先生一整天都在做什麼?為什麼早上的垃圾沒有倒,
孩子漸漸長大,不再和媽媽分享每天的心得和事情了,媽媽開始埋怨為什麼孩子越來越不貼心、為什麼不再和自己談心了?
先生也漸漸的不再那麼早下班,希望能避開與太太交談的時間,太太也開始埋怨為什麼先生越來越晚下班?
親子、夫妻之間的感情,越來越疏遠。
當發現這些行為之後,這位媽媽發現因為從小她的父母、親戚,甚至鄰居們,幾乎也是這樣的互動模式,她在潛移默化下,也讓自己習慣了這樣的行為而不自覺。
從此,在和孩子與先生講話時,總是先笑臉迎人,也開始關心孩子、先生每日的生活,學了許多好吃的菜餚,等待放學的孩子和下班的先生。
漸漸的,孩子和先生常常都準時回家,一家人的感情從此改變了。
改變行為,並不代表這些行為是「錯」的!
只是,一種行為的背後,一定有它的原因,而這些行為確實對生活產生了一定程度的影響。
只要將內在的想法改變了,行為自然而然就會改變了,是很輕鬆、快樂的。
這也是為什麼聖達瑪學院的學員們,在課後幾乎九成五的學員都感覺到生活確實變快樂了。
但是不覺得自己改變了什麼,家人卻也一起改變了。
當理解自己的潛意識之後,慈悲心、包容心、同理心、寬恕的度量,只是自然的產物!同時還會產生由內而生、彷如神助的智慧。
修行,是近代社會給「修正自己行為」的一個縮詞,與宗教行為無關,不要就字義上,狹隘錯過了修行的大大好處與回饋到生活上的實際改變。
一個修行深厚的人,非但對自己有利益,他的行為舉止也一定能嘉惠他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