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才知道謝哲青的毅力,難怪他如此閃閃發亮!
------------
謝哲青,從不放棄的人生
在電視和廣播中侃侃而談、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引經據典,並精通中、日、英、義、拉丁文等五種語言的文史旅遊達人謝哲青,竟然是有學習障礙的「難語症」患者。一直到今天,他維持每天凌晨兩、三點才上床就寢,早上六、七點就起床的驚人作息,只為了稱職地扮演好「說故事的人」的角色,成就自己的偉大。
撰文/李偉麟 攝影/蔡孝如 部份圖片提供/謝哲青
周日下午,謝哲青剛結束一場演講,風塵僕僕地趕到這處位於公園內的咖啡廳。緊接著晚上也還有行程,我們好奇為何周日還把工作排得這麼滿,謝哲青笑著說:「這年頭,有人要給我工作,已經是很感恩的事了。」
再不起眼的工作,也都有它的意義
謝哲青的家在中南部,2006年北上發展之前,因為家境不好而過著半工半讀的生活。讀左營高中時,在夜店打工,也當過酒店少爺;高師大國文系讀到大二,又因家庭因素休學先去當兵,在那兩年間想清楚了,自己喜歡歷史多於國文,於是退伍後回校降轉歷史系,依然從大二讀起,同時進入旅遊業,一邊打工,一邊當高山志工,在玉山、太魯閣、雪霸等國家公園服務,除了巡山,還擔任外國朋友的英語登山導遊。
高師大畢業後,謝哲青先在國中教了一年書,卻為了實踐到國外登山的夢想,毅然放棄這個鐵飯碗,進入旅行社,跌跌撞撞地過著由失業與工作不順利交織的生活長達十餘年,以打零工維持生計,一直到五、六年前被媒體注意到他在旅遊方面的高度專業與文史藝術領域的深厚學識,獲得了得以揮灑自如的寬廣舞台,在人群之中發光發熱,謝哲青才真正肯定了自我的價值,決心要當一輩子的「旅行者」與「說故事的人」。
那艱辛的十幾年苦到什麼程度呢?謝哲青說,如果要寫一封信給10年前的自己,他只會寫一件事,就是感謝自己當時在那麼困難的環境下,還是頂過來了。以北上奮鬥的過程為例,當年帶著6萬元離家隻身到台北,刻意租了一間位於擁有無敵景觀的18樓,那是永和當時地標住宅的頂樓,月租15,000元,再加上付了3個月租的押金,口袋只剩銅板,必須趕緊找工作。
在北上之前,謝哲青已經擁有許多次帶團到歐洲登山的經驗,還曾經因為兼職翻譯,發現自己的英文程度其實沒有那麼好,特地到高師大及義守念夜大加強英文;然而這些經歷卻抵不過台北旅遊業的人脈,因為旅行社是一個講究人情的行業,如果沒有人認識你,就算護照上蓋滿了出入境的戳章也沒有用。
在應徵了近20家旅行社都吃閉門羹之後,為了生計只好「降格」從東南亞團、中國大陸團等「短線團」開始帶,而且經常坐冷板凳,也就是人數多的團輪不到他。個位數的小費少,自然收入也不多,有時一個月帶不到兩個團,收入只有幾千塊錢,連房租都付不起,拮据時連晚上到餐廳、酒店兼差還不夠用,還得向當職業軍人的弟弟伸手借錢,舉債度日。
為了儘可能地省錢,大約有700多個日子,謝哲青是這樣盤算每一餐的:到超市買一袋蘋果,通常是7顆或10顆100元,然後一天吃1顆,搭配白吐司果腹。如果遇到有機會帶團,雖然收入不多,但至少出國那幾天,每一餐都可說是打牙祭,就算是一盤菜脯蛋,也都是加菜。
多虧自己勉力支撐,沒有放棄,才能夠等到被看見的機會。有個西班牙團的領隊生病臨時要找替手,謝哲青憑著過去在高雄時曾有過出團經驗以及熟悉歐洲歷史而獲得了出線機會(當時已獲倫敦大學亞非學院藝術史及人類學考古部門雙碩士);沒想到更大的考驗還在後頭,由於超賣,回程的機位還沒有確認,他必須想辦法自行搞定。
最後,這一團順利回國,公司看到了他的能耐,謝哲青有如挺過嚴寒的梅花,從此不再坐冷板凳,逐漸擺脫貧苦的糾纏。他以這段經歷勉勵年輕人:「任何一個工作,一定是先從小聯盟開始打,如果什麼都不會,一開始就進大聯盟,結果一定被打爆。每一個工作即使再不起眼,都有它的意義。」
不如意就像放長假,要在假期中把自己準備好
在這段不如意的日子中,除了夢想,陪伴謝哲青的還有持續地閱讀世界,包括讀書、看電影,以及小旅行等。書本是最好的朋友,不斷地閱讀幫助他形成思考的模式,例如19世紀的作家史賓格勒,如果用耐心和時間整個讀完他的名著《西方的沒落》,捕捉他寫這本書的氛圍跟氣味,深入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人是怎麼思考文明和文化,再去旅行時就有不一樣的感受。
又如閱讀達爾文的《小獵犬號遊記》,可知環遊世界4年多對他影響最大的其實是巴西,而不是一般人印象中的加拉巴哥群島,巴西才是真正形塑了他對物競天擇和演化看法的地方。透過閱讀,掌握一個偉大的人一路走來的脈絡與核心,這個人的思想是如何形成,又如何改變;謝哲青在追尋的過程中,反思自己是不是也有產生「質變」與「量變」的關鍵時刻,得以更上一層樓?
他以日劇《長假》第三集結尾的一段台詞來比喻:「每個人的人生都有不如意的時候,但你要把這個不如意當成是上天給你的長假。有一天,假期會結束,你就要面對這個世界,然而關鍵卻是在長假中你要做什麼,才能夠把自己準備好?」謝哲青的心中早有答案:「我所選擇的道路,登山也好,旅行社也好,跟當老師比起來,哪一個有出息?我只有一個目標—唯有把『旅行』這份職業,變成事業與志業,因為這是唯一一個讓我能夠環遊世界的工作。」
在旅行社工作,讓謝哲青累積了許多一般人得不到的珍貴歷練。來自各國的觀光局或航空公司,經常提供旅行社全程免費的年度Agenttour(旅遊同業參訪團),而這樣的機會只留給工作認真的人,在工作上的出色表現,自然經常為他爭取到此一寶貴的經驗。
如果把謝哲青喜愛的事情放在一起看,其實是有脈絡可循的。登山、住頂樓,都是往高處;而旅行及環遊世界,都是遠離家。這兩件事,根源於謝哲青的成長背景:一個不算和樂的家,讓他自小就習慣跑到住家頂樓仰望天空,做為自我療癒的方式。「高的地方可以讓我遠離很多事情,登山也是,可以拉開與人之間的距離。」
同樣是藍天,高山和平地所見卻大不相同,給謝哲青更多平靜與自我對話的機會:「高山上的藍非常深邃,似乎可以碰觸到永恒。永恒是難以理解的概念,而理解這個世界,正是讓我最感興趣的。」
為了遠離家,年少時就愛上登山;為了登上更高的山,就想要到國外見識更不一樣的山;到了國外,打開了眼界,為了追尋更多關於這個世界的線索,到倫敦大學攻讀了碩士;之後仍堅持對旅行的夢想,留在旅遊業,2008年取得國家考試導遊證照。而對夢想的堅持與不間斷的投入,讓謝哲青在人群中被看見,同時擁有名嘴、作家、演講者、策展人、廣播及電視主持人等多重身分。現在的他,不僅娶到美麗的嬌妻,同心建構兩人世界,也漸漸修補了與家裡的關係,往圓滿前進。
懂得獨處,就懂得與世界相處
謝哲青的成長之路有兩大逆境要面對:家庭與「難語症」。然而逆境的背後其實有寶藏,那是送給克服者的禮物。謝哲青的兩份大禮是:好記性,以及善於獨處(solo)的能力。
難語症讓他把剛學到的字,換了另一本書就不認得了,因此長時間被認為是很笨的小孩。唯一的克服之道,就是不斷地練習。課文要念數十次才記得起來,並且必須花上比同學多出好幾倍的時間,才能夠做完功課。透過練習,掌握了說話、思考的方式與技巧,一直到現在仍舊持續不懈地閱讀與練習,每天起床後第一件事就是大聲念書給自己聽。「我不比別人聰明,但比別人認真。」
比別人認真,這就是謝哲青找回自己的方式。
由於每天花很多時間克服難語症,專心做自己想做的事,因此沒有太多朋友,也沒有太多外務,生活非常單純,養成了善於獨處的能力。這個能力在喜愛的登山活動中得到了更多伸展。無論是爬山或國家公園巡山,經常都是一個人,害怕與寂寞是家常便飯,但因為有很多時間跟自己相處,學習到如何在當下就能夠處理自己的情緒,而不是用吃喝玩樂來解決情緒問題。謝哲青認為,吃喝玩樂的方式並無法真正處理和面對人生的問題與困境,到頭來還是要靠自己下判斷,而只有真正了解自己、切實掌握自己想要的跟不想要的人,才能夠做出正確有遠見的決定。
透過長時間跟自己相處,漸漸了解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有能力做什麼樣的事情,以及自己想追求什麼:「
登山讓我有很多時間思考,學會化解生活中的不滿與衝突,例如為什麼找工作卻沒有人要我?另外,獨處養成的思考習慣,也讓我不會說出沒有經過思考的話、做出沒有經過思考的事。」每一次登山,對謝哲青而言如同置身「動態的禪境」,思路變得清晰,人也變得世故。
喜愛中國古典文學的謝哲青,引用《中庸》裡的「君子慎獨」,說明獨處能力的可貴。謝哲青的詮釋不離原意卻又精闢入裡:「當你獨處,要視為有一千個人指著你、看著你;而當有一千個人指著你、看著你,要視為只有自己獨處。」懂得獨處,就懂得跟世界相處。這是謝哲青送給年輕人的一份禮物。
人生的一切過程,都在慢慢讓自己就定位
身為眾人眼中的「文史旅遊達人」,經常被年輕朋友提問:「成為旅行者之前要做什麼?」他的答案只有兩個字:閱讀。所謂「閱讀」,就是盡可能蒐集知識與資訊,然而處在資訊爆炸和資訊焦慮的時代,必須慎選,謝哲青就鎖定在藝術和歷史這兩個領域。「我所做的一切也只跟這兩個領域有關,不用去做其他的事,只要做好自己的本分,就會被人家看見,被看見就有機會,但會不會成功還在其次,重點是你能夠肯定自己的價值。」
談到「成功」,謝哲青告訴我們,關於「成功」這件事,他很難完整表達自己的想法,只好拿他最愛的登山做比喻:「成功這概念是很弔詭的,以登頂來說,上去之後,你還是要下來,如果一直待在山頂上,怎麼會有機會再去爬更高的山呢?登上山頂,只能代表你去過,所以沒有所謂『成功』,只有肯定自己的價值,成就自己的偉大。」
「成就自己的偉大」是英國歷史學家卡萊爾說的,謝哲青另外引用哲學家尼采的話來鼓勵年輕人:「年輕人雖然尚處在一無是處的階段,但在成就偉大之前,先要尊重一事無成的自己。現在的自己雖然一無是處,卻不代表未來就是這樣。在那之前,當你什麼都不是,也不用氣餒。」
謝哲青自認是最好的例子:「我年輕時常因打架或各式各樣的原因出入派出所,雖然沒有留下案底,但加上工作不上不下,餓不死也吃不飽,父母認為我是個沒救的孩子,但我一直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當時想要的就是登山,到國外去見識。十幾年後才知道,人生沒有所謂『浪費』,人生所經歷過的一切,其實都是慢慢讓自己就定位的。人生是由很多小小的努力與肯定點滴累積而成的,不會一下子就大放異采,只有一步步腳踏實地往前走。」
在成為別人眼中「偉大的人」之前,先要成就自己的偉大。謝哲青29歲時就用搭貨輪的方式第一次環遊世界,辦好船員證,由基隆港出發,一路搭便船、兼差打工,經過15個月終於完成夢想。如果當時身上沒有錢、又有難語症的謝哲青能夠做得到,相信年輕的你一定能夠做得比他更好!
文章出處:http://www.myplus.com.tw/mag-article.aspx?nid=814
----------------------
延伸閱讀:
【職人分享】謝哲青,開口即典故 VS.閱讀障礙
http://www.wowlavie.com/brand_unit.php?article_id=AE1400488&c_id=M05A02
20150623 中視【改變的起點】 謝哲青旅行人生 (完整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4dgspdXsw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