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分享一篇好玩又神奇,改變人生的桌上遊戲《創意人生—蛻變遊戲®》,文中提到蛻變遊戲®是由喬伊卓克(Joy Drake)與凱西泰勒(Kathy Tyler)所原創的遊戲,當時他們是住在蘇格蘭的芬德霍恩基金會(Findhorn Foundation)。
好奇芬德霍恩基金會在做什麼,查了一下,看見環境資訊中心報導的這篇,感覺真美好的一個單位。
喜歡這段「內在觀照的「靈性提昇」行為,究竟跟永續有什麼關係?Yvonne表示,誠實面對自己,是很重要的關鍵,也是基礎。因為必須先了解自己、知道如何善待自己,才能和善地對待自然。她還俏皮地表示:「想改變世界,一次一顆心(Changing the world, one heart at a time)。」效應會像漣漪般向外擴散,讓世界更加美好。」
--------------
【英國轉型城鎮巡禮】蘇格蘭芬霍恩生態村探訪記(一)永續,從心開始
作者:李紋
離開BedZED社區後,參訪團認真思考起「人」與「社群」在永續生活裡扮演的角色,在不過度依賴科技的狀態下,人究竟要如何與自己、社群及自然萬物和諧共存?用什麼方法才能凝聚共識,讓人們願意一起努力,創造新的生活方式?
穿越幾千哩路,我們來到蘇格蘭,準備落腳芬霍恩生態村(Findhorn Eco-Village),進行為期5天的生活體驗。甫下車,冷冽清新的空氣撲面而來,放眼望去,綠影扶疏,三兩隻海鷗掠過天際,路上行人雖互不相識,但微笑、點頭、打招呼好像是再自然不過的事。幾天前參訪團在倫敦累積的疲憊和負面能量,似乎因為這樣自然而舒適的環境氛圍而瞬間減輕了。
當我們描述對生態村的第一印象,芬霍恩基金會(Findhorn Foundation)的工作人員,來自澳洲的Yvonne解釋,那是因為居住在此的人,願意用「心」傾聽一切,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的互動關係,以及整體環境開始改變,更加貼近自然循環復始,生生不息的法則。
聽起來似乎有些玄妙,不過追溯芬霍恩生態村的建立背景,不難看出此核心價值其來有自。
歷史背景:翻開芬霍恩的老相簿
芬霍恩生態村位於蘇格蘭東北角,依傍在莫瑞斐斯海岸( Moray Firth coast)邊,在1960年代,由Eileen Caddy、Peter Caddy和Dorothy Maclean創建,因為失業,3人帶著3個小孩居住在拖車屋(caravan)。為了生活,Peter嘗試在屋子附近的貧瘠土地上種植蔬果,他們透過冥想、靜坐、聆聽並遵循大自然的引導,最後竟神奇地種出了碩大的捲心菜、草藥和鮮花!
自此之後,芬霍恩的聲名逐漸遠播,許多人慕名而來,發展至今擁有兩個園區、約500多名定居住戶。1972年,生態村正式註冊為基金會,並開始積極舉辦大量活動(工作坊、體驗週課程、分享會、示範班等),力求推廣涵蓋「四大意義」的永續生活。這四大意義包括:個人修行/靈性提昇(personal/spiritual)、社交生活(social life)、生態保育(ecology)、經濟穩定(economy)。由這四大領域組成的永續生活,很清楚顯現其中所訴求的各項平衡:個人的和群體的平衡;生態與經濟的平衡。
Yvonne說,3名創辦人從沒想像過當初的拖車屋會開枝蔓葉,長成現在的樣子,他們僅是謙卑地與自然溝通。而我們問到將來的願景,Yvonne笑著說:「我們沒有計畫!(We have no plan!)」她指出,重點其實不在於「該做什麼」,而是「怎麼做」。都市生活的快速步調、冷漠的人際關係,以及隨時保持警戒狀態的大腦,讓人一刻不得閒,但卻也像失去靈魂的空殼,無法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Yvonne說:「我們發現,大部分人都活得不快樂。」
所以目前基金會的宗旨是:教導、幫助人們活得更快樂。
個人修行:在靜默中,聽見自己的聲音
在芬霍恩,人們學習如何與自己、與自然和平共處,一天始於和身邊的人手牽手圍成一個圓,透過圓圈和身旁的人建立連結,再透過靜默、冥想、感受自己、感受自然、感受當下,傾聽內在並和別人分享,而進行任何團體活動前,都會有這樣的小小儀式。
我們不禁疑問,這些內在觀照的「靈性提昇」行為,究竟跟永續有什麼關係?Yvonne表示,誠實面對自己,是很重要的關鍵,也是基礎。因為必須先了解自己、知道如何善待自己,才能和善地對待自然。她還俏皮地表示:「想改變世界,一次一顆心(Changing the world, one heart at a time)。」效應會像漣漪般向外擴散,讓世界更加美好。
社區生活:在多元中看見一致
社區生活也是芬霍恩生態村的永續要素之一,但想成為社區一員是有條件的,最基本必須認同生態村理念,並遵守「共識守則」(common ground),才有資格成為社區的一員。守則包括:練習觀照內在靈性(spiritual practice)、願意服務他人、社區及這個星球(service),尊重他人與自己不同之處(respecting others),若不滿某人某事,應直接與當事人溝通,不在背後說長道短(direct communication)等,共14點。
生態村匯集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居民,就像個小型地球村。每個人到此居住的動機都不同,但透過遵守社區共識,幫助人們思考,發現彼此追求的終極目標是殊途同歸。善待自己、他人和環境的共同目標,其實都得回歸到自己和自己相處、人和人相處,以及人和自然相處的練習上。Yvonne表示,這是生態村的特色之一:「在多元中看見一致性」(see the unity in diversity)。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